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71

171.这时,只见一

171.这时,只见一片乌云从高处朝东方降落;在降落的过程中,它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最后变成一束火红的光,被同样颜色的小星星所环绕。主便以这种方式在正与我交谈的灵人面前显现。那里的所有灵人都从四面八方聚集在祂面前;当他们到来时,善者便与恶者分离,善者往右,恶者往左,并且这个过程立刻完成,好像是他们自动的。往右的灵人照其良善的品质被排列,往左的灵人照其邪恶的品质被排列。然后,善者被留下来形成天堂社群,而恶者则被投入地狱。

后来,我又看见这束火红的光深深降至这个星球的低部。这时,它一度显为趋于亮白的火红,一度显为趋于昏暗的亮白,又一度显为黑暗。我被天使告知,这种表象是由住在该星球低部的居民接受出于良善的真理和出于邪恶的虚假造成的。这束火红的光本身肯定不会经历这些变化。他们还说,这个星球的低部既有善者居住,也有恶者居住;但他们都被分开了,好叫恶者能被主通过善者掌控。他们补充说,善者时不时地被主提入天堂,他们的地方便被其他人占据,这一过程如此反复进行。

随着这束火光下降,善者以同样的方式与恶者分离,一切事物都恢复次序。因为恶者耍弄各种阴谋诡计进入善者的住处,并攻击他们。这就是那次来访的原由。随着下降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然后变成一束火红之光的那团云是一个天使社群,而主就在这天使社群中间。这使我得以知道主在福音书中所说关于最后审判的话是什么意思:

祂要与天使带着能力,满有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马可福音13:26;路加福音21: 27)

属天的奥秘 #893

893.创世记8:1

893.创世记8:13.到六百零一岁,正月初一,水从地上都干了;挪亚移开方舟的盖观看,看哪,土地面干了。
“到六百零一岁”表示一个终点或一个结束;“正月初一”表示一个起点或一个新的开始;“水从地上都干了”表示那时,虚假并不明显;“挪亚移开方舟的盖观看”表示虚假一移走,他所承认并信仰的信之真理就发出光来;“看哪,土地面干了”表示重生。
893a.“到六百零一岁”表示一个终点或一个结束,这从数字“六百”的含义清楚可知:前一章(7:6,737节)说明,“六百”是指一个开始,尤其在那一节(7:6)说明,“六百”是指试探的开始;此处这个数字具体是指试探的结束,因为现在一整年过去了。因此,事情发生在年末,这也是为何经上补充说“正月初一”,以此表示一个起点或一个新的开始。在圣言中,任何完整时期都是由一日,一七(即一周),一月,一年,甚至一百年或一千年来指定的,如创世记第一章提到的表示上古教会成员重生的各个阶段的“日”。因为“日”和“年”在内义上只表示一段时间,并因表示一段时间,故也表示一种状态。因此,在圣言中,“一年”表示一段时间和一种状态。如以赛亚书:
宣告耶和华悦纳之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以赛亚书61:2)
这论述的是主的降临。同一先知书:
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我救赎之年已经来到。(以赛亚书63:4)
此处“日”和“年”也表示一段时间和一种状态。哈巴谷书:
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中间复活你的作为,在这些年中间显明出来。(哈巴谷书3:2)
此处“年”表示一段时间和一种状态。诗篇:
你是神自己,你的年数没有穷尽。(诗篇102:27)
此处“年”表示时间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神那里没有时间。这同样适用于本节经文,洪水发生之“年”决不是指某个特定年份,而是指一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不是由具体年数决定的。同时它也表示一种状态(关于“年”的说明,可参看482, 487, 488, 493节)。

属天的奥秘 #337

内义 337.由于

内义
337.由于本章论述的主题是上古教会的堕落,或其教义的歪曲,以及随之而来的以该隐及其后代的名字来描述的异端邪说和教派,所以必须认识到,没有人能明白教义是如何被歪曲的,也就是说,明白该教会的异端邪说和教派是何性质,除非他正确认识到真正的教会是何性质。从真教会的性质能知道这些异端邪说和教派的性质。前面(162:1, 200节)已经广泛论述了上古教会,并说明,该教会是属天人,只承认源于对主和对邻之爱的信(32:2, 202, 281节)。他们通过这爱从主获得信,也就是获得对属于信的一切事物的感知(104, 125节)。因此,他们甚至不愿提及信,唯恐把它与爱分离,如前所示(200-203节)。
这就是属天人的性质,这种性质通过诗篇中的代表来描述,在那里,主被称作“王”,属天人被称作“王的儿子”:
求你将你的公平赐给王,将你的公义赐给王的儿子。大山小山必因公义为百姓带来平安。太阳还存,代代要在月亮面前畏惧你。在他们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直到月亮不在。(诗篇72:1, 3, 5, 7)
“太阳”表示爱;“月亮”表示信;“大山”和“小山”表示上古教会;“代代”表示大洪水之后的诸教会;经上之所以说“直到月亮不在”,是因为那时,信必成为爱。也可参看以赛亚书(30:26)。
这就是上古教会的性质,这就是它的教义的性质。而如今的情形却大不相同,因为现在信优先于仁。但主依然通过信植入仁,这时仁就成了首要事物。由此可知,在上古时代,当人们表白信,从而将它与爱分离时,教义就被歪曲了。那时,凡以这种方式歪曲教义,或将信与爱分离,或唯独表白信的人,都被称为“该隐”;这种事在上古之人看来,是极其可耻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